国庆家宴的秘密武器

豆瓣酱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:

原料准备

大豆:选用颗粒饱满、无虫蛀、无霉变的大豆,常用的有黄豆等。

蚕豆:优质蚕豆也是常见原料,需进行筛选,去除杂质和坏豆。

面粉:一般采用中筋面粉,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等营养物质。

食盐: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盐,用于调节风味和抑制杂菌生长。

辣椒:选取辣度适中、色泽鲜艳、香气浓郁的干辣椒,如二荆条等品种,增加豆瓣酱的辣味和色泽。

其他辅料:有时会添加花椒、八角等香辛料,提升豆瓣酱的风味。

 

大豆(蚕豆)处理

浸泡:将大豆或蚕豆放入清水中浸泡,使其充分吸水膨胀。浸泡时间根据季节和水温有所不同,一般为8-12小时,以豆粒无硬心为宜。

蒸煮:将浸泡好的大豆或蚕豆进行蒸煮,使蛋白质适度变性,便于后续微生物的作用。蒸煮压力和时间一般控制在0.15-0.2MPa,1-2小时。

冷却:蒸煮后的大豆或蚕豆出锅后,迅速冷却至30-35℃,以便接入种曲。

 

制曲

接种:将冷却后的大豆或蚕豆与面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,接入种曲,种曲用量一般为原料总量的0.3%-0.5%。

培养:将接种后的物料放入曲室进行培养,曲室温度控制在28-32℃,湿度保持在85%-90%。培养过程中要适时翻曲,使物料通风良好,保证微生物生长均匀,一般培养3-5天,待物料表面长满黄绿色的菌丝,制曲完成。

 

发酵

盐水配制:将食盐溶解于水中,配制成浓度为18%-20%的盐水,备用。

入池发酵:将制好的曲料放入发酵池或缸中,加入适量的盐水,使曲料与盐水充分混合。发酵温度前期控制在40-45℃,后期可适当降低至30-35℃,发酵时间一般为3-6个月。

翻晒:在发酵过程中,需要定期进行翻晒,使物料充分接触空气,促进微生物的代谢和风味物质的形成。翻晒频率一般为每周1-2次。

 

辣椒处理

清洗:将干辣椒用清水洗净,去除杂质和灰尘。

粉碎:将洗净的干辣椒晾干后,用粉碎机粉碎成辣椒面。辣椒面的粗细程度可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。

 

混合调配

配料: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发酵好的豆酱与辣椒面、香辛料等辅料进行混合,搅拌均匀。一般豆酱与辣椒面的比例为3:1-5:1,具体可根据产品的辣度和风味要求进行调整。

调味:根据产品的风味特点,添加适量的糖、味精等调味料,进一步调整豆瓣酱的口感。

 

灭菌包装

灭菌:将调配好的豆瓣酱进行灭菌处理,常用的方法有高温灭菌和巴氏灭菌。高温灭菌一般在121℃下保持15-20分钟,巴氏灭菌则在85-90℃下保持15-30分钟。

包装:灭菌后的豆瓣酱冷却至常温,即可进行包装。包装形式有瓶装、罐装、袋装等多种,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进行选择。